汉江网评论员李林(樊城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)
“十四五”规划实施以来,襄阳跳出“一城一域”思维,立足湖北“建成支点、走在前列、谱写新篇”的战略定位,主动融入中部崛起、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,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,2024年经济总量跨越6000亿元台阶,连续跻身全国城市50强,不仅成为湖北高质量发展的“硬核支撑”,更成为中部非省会城市协同发展的标杆。
从全国经济版图看,襄阳的总量跃升是中部崛起战略落地的生动注脚。4年间经济总量实现“两连跳”,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9.8:40.9:49.3,服务业占比显著提升,与中部地区产业升级大趋势同频共振。依托“十四五”宏观政策支持,1-7月争取国家及省级政策资金155.4亿元,大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0.5%,技改投资增长7.4%,签约招商项目总投资达2684亿元,这些成果不仅壮大了自身,更为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协同提供了坚实动能。
产业转型中,襄阳以“湖北制造”代表身份对接全国产业链。作为湖北汽车产业的核心承载地,襄阳响应国家“双碳”政策与新能源战略,推动东风奕派纳米01量产实现新能源乘用车“零的突破”,东风智能越野车基地完善产品矩阵,使湖北在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版图中占据重要一极。泽东化工的废热发电技术、际华三五四二的新型面料,则让“襄阳制造”成为湖北传统产业升级的样本,远销全国乃至海外。新兴产业领域,新能源新材料产值占比超四成,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的智能公交示范,为全国同类城市提供了可复制经验;低空经济领域诞生的全国首家装备安全评估中心,更让襄阳切入全国低空产业核心赛道。
重大项目建设中,襄阳扮演着“中部枢纽”的角色。楚能项目推进中,襄阳高新区以41天兑现承诺的“襄阳速度”,优化供水方案保障项目落地,该项目不仅支撑湖北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,更辐射带动豫陕渝毗邻地区的配套产业。今年前三季度,全市签约项目710个,总投资突破4900亿元,东风智能制造工厂、骆驼新能源产业园等项目投产,使襄阳成为连接华中与西北的产业转移承接高地,助力湖北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。
营商环境优化对标全国一流标准,成为湖北对外开放的窗口。襄州区商务局为企业精准对接资源,樊城“容缺受理”、东津“云上选地”等创新举措,与湖北“放管服”改革深度契合,吸引十余家全国知名房企及投资机构落地。全市执法免罚清单扩容至104项,这种包容审慎监管模式,既保障了市场活力,也为全国同类城市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湖北经验。
民生与生态发展呼应全国共享发展理念。东风康明斯技改降能10%,襄城农光互补项目年减碳7.4万吨,助力湖北筑牢长江中游生态屏障;南漳青年敖涛获创业扶持、422个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成果,不仅提升了本地群众幸福感,更让襄阳成为吸引周边省市人才的“磁场”,为湖北打造人才高地提供支撑。
跳出襄阳看襄阳,这里是湖北对接全国的“桥头堡”;跳出湖北看襄阳,这里是中部崛起的“增长极”。锚定“十四五”航向,襄阳将继续在全国发展格局中找准定位,以实干为湖北高质量发展加码,为中部崛起注入更强动能。
编辑:罗安
审核:黄金丽 终审:刘明